新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新笔趣阁 > 民国小百姓 > 74、074

74、074

“我前些天听说城西缝纫机厂倒闭了,在出清存货,咱们去城西缝纫机厂买几台缝纫机回来,改装改装就能代替机头了。”

“城西缝纫机厂?是丰华吗?”王老师震惊地问:“丰华缝纫机厂会倒闭?这怎么可能?”

“怎么不可能?”尹老师证实了这个消息:“我有个亲戚在厂里做事,已经拿了遣送费回家。”

王老师跟众人科普了一下丰华缝纫机厂:“丰华是我们华国第一家缝纫机厂,我记得战前他们曾经去过东南亚纺织业博览会,他们的一个什么机器还获得了银质奖章。他曾经在展览会宣传过,如今华国市面上七成以上的缝纫机,都是产自丰华,他们怎么会倒闭?”

“哎呀,我想起来了,我小时候,姆妈用的缝纫机好像就是丰华。我昨天用它缝了条窗帘,还是那么好用。”胡老师也说:“这么好的缝纫机厂,怎么会倒闭?”

“他们大股东送钱给双城政府抗倭,被宪兵队抓了起来,大股东一家急着卖厂子筹钱。”

尹老师一语激起千层浪,老师们一阵面面相觑。

韩厂长直言不讳:“什么送钱抗倭,是倭国人看上了丰华,想谋夺别人的产业吧?”

“肯定是这样,我爸爸说过,丰华的大老板小气得很,他舍得出钱干这种事?”夏风萍也说出了小道消息:“要是他肯多出点钱,把厂子迁到租界来,说不定还没这一劫呢。”

城西一带已经都到了76号手里掌控,间接相当于落入到了倭人手中。丰华家大业大,哪有这样容易就塌了天?

要说这里头没有倭人的事,谁信呢?

众人围在一起,也只能唏嘘几句。

舒老师比较关心春妮说的改装机头的事,担忧道:“小顾老师,真的能用缝纫机机头代替我们新机器的机头吗?会不会轻了些?”

现在学校连老师带其他的教职员工,起码有五六十人。实验现场人多嘴杂,舒老师心底焦急,不得不提醒春妮。

春妮道:“这不是我正要说的事吗?咱们去买一只机头回来试试,不就知道了吗?”

舒老师不解道:“即便如此,那也需要改装之后再试吧?我们工厂连个电焊枪都没有,没有这个条件吧?”

春妮便笑呵呵地,将目光投向方校长。

方校长后知后觉:“……说来说去,又要我掏钱?”

不过,相比于破竹机那样的大机器,一只缝纫机的机头只需要三十块,加上电焊枪,钻头等其他工具,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块,这个费用已经很实惠了。

研发经费拿到手之后,因为机器器型小,舒老师他们只是将机头灌了些铅,令其重量达到电机带动的最低要求,再改装了一下机口,好放得下钻头,最后安上田带财创新的打孔卡槽,哦对,还有那台从旧电扇上拆下来的电机,这台打孔器总算初步具备了运行条件。

一个月后,二十台打孔机到位。

此时距离盛夏只有不到两个月,他们麻将凉席的所有准备工作总算全部都到位了。

而这个时候,舒老师他们的研究方向已经从这些小型机械转型了。

方校长这回实打实感觉到了这二十台机器同时运行起来的威力。

原本所有的木工发动起来,一天只能做一到三领席子,现在打孔机,破竹机全力开动,要不是磨圆抛光需要的时间长,一天三十领席子完全不在话下!

而二十台打孔机同时操作……

见识到机械化的便利之后,方校长也终于大方起来。

他大手笔地拨给了舒老师一千块钱,供他们研究抛光机,还专门给他们弄到了几台电机,寄望于他们能够研制出更加省电轻便的机型,适应工厂的发展。

没错,连续的成功之后,舒老师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制造小型机器。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发电机上。因为工厂这段时间用电压力陡增,电力公司再一次派了人来,警告他们说,如果他们再维持这样高的耗电量,电路还会出问题,让他们尽早考虑更换电线的问题。

舒老师几个做研究做出了瘾头,当即跟方校长申请拨款,说决定为工厂研究出最省电的发电机。“骗”到研究经费后,几名老师当即一头扎进三月底才落成的实验室中,过起了以实验室为家的日子。

当然,打磨机抛光机等一系列机器,都一并被放入了实验室计划,在研制当中。

其中打磨机因为普尔南老爷爷的加入,率先有了突破性进展。

早在三月份,因为工厂和学校的连续扩张,学校学生们的能力尚不足以独当一面,中等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缺少,学校的所有产业链都陷入了人才荒。

春妮知道普尔南老爷爷会维修八音盒,抱着玩具厂以后或许会用到,试试看的想法,邀请老爷子到工厂当了个顾问,没想到,说起机械制造,老爷子也头头是道。

普尔南老爷子以前经营着一间钟表铺,自己也是一名老匠人,对打磨工具再熟悉不过。

老爷子以他以前用过的一种工具为蓝本,竟然设计出了适合竹块的打磨机。只要找到耐磨的材料,就可以正式投产使用了。

这样的情况,让春妮心底放下了一个重担。

一个组织的健康运作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,在玩具厂成立,到过年之前的这段时间,春妮感觉她就像老牛拉着一架破车一样,一个人负责所有环节的推动。可以说,整个工厂找不到定位和方向,都是她说了算,在围绕着她一个人运转。这是不健康,并且很危险的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