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人的灰色长袍都有连衣帽,四个人戴着帽子,只有一个年轻人未戴。
那两个翰林年纪都超过五十岁,身上的灰袍已经洗得有些发白,看样子至少穿了十年以上,一个极为高瘦,一个则身形普通,两人都面无表情。
其中一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,但那个高瘦翰林,嘴上戴着口罩,紧紧勒住面部。
方运看向三个进士,有两个年约三十岁的十分寻常,表情和两个翰林一样,犹如木头一般无趣,但第三个有些不同,他就是那个没戴帽子的灰袍。
这个灰袍进士的头发有些自然卷,面带微笑,看面相只有二十七八,只是紧紧抿着嘴,笑不露齿。
方运微微一笑,道:“珠江侯张龙象,见过五位。规矩我们懂,其他不多言,希望我们都能安然走下这座城墙。最后,致谢!”
方运说完,低头致敬。
珠江军二十一万人,一起低头。
五个人挺直身躯,没有任何回应。
随后,解炳知一一介绍五人,首先介绍瘦高的。
“这位翰林是徐长祥,多首战诗入二境。”
“这位翰林是胡诚,防护战诗一绝,在文曲星裂时刚刚晋升翰林。”
“这位进士是卢亭,不出意外两年内可晋升翰林。”
“这位进士是白思闻,擅长诗词。”
“这个笑呵呵的家伙是我邻居家的孩子,叫杜陵,我们算是在两界山后城一起长大的,不过我至今还是举人,去了文界司,他早早成进士,主动加入灰袍。”
方运微笑道:“这几日并无战事,五位可以自主行动,一旦妖蛮攻城,还请站在队伍后方。我这里没什么大规矩,你们是想做杂务,还是写一些战诗词助战,都可以。不过,一旦开战,我建议你们与后方的机关站在一起,尽量保证机关的安全。”
为首的徐长祥轻轻点头,表示领命。
过了两日,妖蛮没有出战,但是第三天早晨,妖蛮大营开始动起来,两界山也随之变化。
原本担任警戒的大军退下,除了文界的十四支大军,还有三十六支大军登上城墙。
界山城墙长五十一里,五十支大军分别守卫一里的城段,每条城段从一到五十,已经被编上号。
两界山的主力军之所以用数字为编号,据说起源于五十段城墙。
兵部的‘指挥司’大司正脚踏平步青云立于天空,使用舌绽春雷不断发布命令。
“主力军十七军,前往第一城段。”
“主力军第十八军,前往第二城段。”
……
“圣元军白袍军,前往第二十七城段。”
……
“文界军祺山军,前往第四十五城段。”
“文界军珠江军,前往第四十六城段。”
大司正话音刚落,方运站在珠江军的最前方,拔出将领佩剑,向前方一指,舌绽春雷。
“跑步,前进!”
珠江军正式参战。
.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