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路人马各有数万之众。包括鲍信也带了两万余众,只有曹操的兵马最少,只有七千人。这个是出乎文丑意料之外的,不过他们同张邈作为联盟的成员,想来张邈也是没有欺骗自己的理由的。
张邈在下边又写道:“诸牧守大会酸枣,设立了坛场,将要盟誓,但诸公更相辞让。莫不敢登,都不愿做主盟之人。遂共推吾之主簿。吾之主簿,雄烈士也,乃是大名鼎鼎的臧子源,其并不推辞,登坛主盟,发表盟誓。辞气慷慨,闻其言者,无不激扬,我也非常的振奋。”
这个臧子源,文丑还是颇为尊崇的。因为在他后世所知的历史之中,臧洪还是一个得到大众认可的人物的。
史载臧洪于十五岁之时,因其父的功绩被拜为童子郎,在太学里有名气。臧洪体貌魁梧,格外优秀,20多岁时被选为孝廉而为郎,与刘繇、王朗等同被外选为县长。
中平末年,臧洪辞官回家,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。当时正值董卓之乱,董卓杀少帝刘辩,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,于是劝张超道:‘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国恩,你们兄弟俩都掌握着一方大郡,现在王室经此劫数,乱臣贼子未被惩处,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。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定,郡内十分富裕,如果动员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万人,以此来诛除国贼,给天下人做个榜样,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!‘张超听从了他,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,商议起兵之事。两人一拍即合,于是有了酸枣会盟。关东联军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,如果探究其发起者,当数臧洪最早。由此可见臧洪其人能量非同一般也,这还是不是臧洪能量的全部,之后其也有过值得称道的做法,但这都不是文丑所能了解的了。
不过酸枣的诸多牧守却无有一人愿意登坛做着“盟主”之位,依旧是由一个郡中的下吏做的主誓之人,却是何意?根据文丑及其幕僚成员田丰、田畴、荀彧、郭嘉等人的商议。文丑对此终于理解了。
因为各路牧守地位平等,自是谁也不愿对方去做这个主盟誓之人,如是个牧守来主盟誓,那他就俨然就是酸枣的盟主了,可让一个郡吏去做则就不同,便好比后世的联合国主席,此职从来不从五常出人,而多由小国择之,这都是一样的道理。
写完盟誓的经过,张邈信中一转,却是发起了不满,他写道:“盟誓的时候,诸位牧守都很激昂,可盟誓过后却无一人肯议出兵。我和鲍信多次找臧洪商议,请他出面组织军议,臧洪虽然应允,却迟迟不见动作,他也只是一个‘郡吏’虽有名声,但无实权。联军十余万,举义兵以诛暴乱,大众已合,而却皆持疑不进,虚耗钱粮。只有吾之挚友曹操在为了讨董进兵之事,奔走呼告!又听说韩冀州督粮在邺,明面上答应给袁绍供应粮秣,可实际上却用各种借口减扣,使得袁绍军粮不足,难以进击,也是无法号令酸枣,使酸枣联军先行的。嗟乎,英雄一呼,关东响应,以此之势,如联兵击之,分道聚合,会於洛下,董卓虽强,一战而可定也,却各军留驻,无人先进,坐视良机消逝。”
张邈这样一番言谈,到有些责怪冀州牧韩馥及打着韩馥名头的文丑的意思。也是文丑作为韩馥的武力之代表,同样也没有什么进兵董卓的意思,而是在来到颍川之后,就开始了对于颍川人士的拉拢之行,并且扩充兵力,一副发展自身势力的感觉,对于张邈的吐槽,文丑也只能一笑置之而已,他又不是韩馥,自然不能影响到韩馥的行事决定的。(未完待续。。)